欢迎访问贵池区政协网站!

【13届4次】关于加强贵池区农村自建水厂供水质量管理的建议

浏览次数:244 编辑: 网站管理员 信息来源: 区政协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5-08-08 字体大小:

   饮水工程是农村民生基础工程之一,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目前贵池区的农村已具备比较完整的供水体系,供水保障水平显著提升,在提高农村生活质量和人居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一些偏远和资源匮乏的地方,饮水安全依然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据了解,目前贵池区农村供水主要有两种方式,一部分有条件的镇街连接市政供水管道实行转供水,水质安全有保障。另一部分未达到转供水条件的镇街由有资质的个人自建水厂制水,这种方式受人为因素制约和影响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以下主要就农村自建水厂的运营管理展开探讨,并对保障供水质量提出建议。
  一、农村自建水厂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和规范。农村自建水厂的管理往往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导致管理混乱,效率低下。管理人员对水质监测、设备维护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掌握不足,难以确保水厂的正常运行。
  (二)管理制度不健全。农村自建水厂的管理制度往往不健全,缺乏完善的应急预案和处置机制。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如水质污染、设备故障等,水厂难以及时应对,给农村居民的生活带来不便。
  (三)供水能力不足。农村自建水厂的供水能力往往不足,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用水需求。尤其是在干旱季节或用水高峰期,供水短缺问题尤为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的正常生活。
  (四)水质难以保障。部分农村自建水厂的水质净化设施简陋,制水车间杂物堆积,难以确保水质达标。同时,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农药等污染物可能对水源地造成污染,进一步影响水质安全。而相关的水质监测设备缺乏或不完善,导致水质监测数据不准确,难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水质问题。
  (五)设备老化严重。农村自建水厂水厂的设备往往老化严重,缺乏必要的维护和更新,导致设备故障频发,影响了水厂的稳定运行和供水质量。
  (六)运营成本高昂。农村自建水厂的运营成本高昂,基础费用包括电费、药剂费、设备维护费等。由于农村居民收入较低,水费收缴困难,政府财政支持不足,导致水厂运营资金不足。同时,由于设备老化、水质不达标等问题,水厂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维护和改造,进一步加重了运营成本。
  (七)专业人才缺乏。农村自建水厂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导致水厂在运营过程中难以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维护,影响了水厂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八)信息化建设滞后。农村自建水厂的信息化建设滞后,缺乏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和监测设备。这导致水厂在运营过程中难以实现实时监控和科学管理,影响了水厂的运行效率和供水质量。
  二、提升农村自建水厂供水质量的建议
  (一)加大对农村自建水厂资金支持力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对农村水厂的财政支持力度,尽力更新供水设施设备,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制水,提升水质净化能力。有条件的地方尽早实现城乡统筹供水,建立良性循环的供水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提升管理水平。加强对农村自建水厂的管理和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水平。完善水质监测体系,定期对水质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和处理水质问题。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和处置机制,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和处理。
  (三)加强水源保护。划定水源保护区,禁止在保护区内进行可能污染水源的活动。加强对农业生产的监管,推广有机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加大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治理力度,防止其污染水源。
  (四)优化供水网络。合理规划农村供水网络布局,优化管网设计,提升供水效率。同时,加强供水设施的维护和保养,确保供水稳定可靠。
  (五)提高净化设施水平。加强对农村自建水厂净化设施的改造和升级,提高水质净化效果。完善消毒环节,确保水质中的微生物指标达标。
  (六)更新和维护设备。定期对农村自建水厂的设备进行维护和更新,确保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加强对设备的巡检和维修,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故障,防止其对水质造成二次污染。
  (七)推动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动农村自建水厂的信息化建设。通过智能化管理系统和监测设备,实现对水质的实时监控和科学管理。
  农村饮用水安全关乎数以万计村民的健康福祉,确保村民喝上放心水不仅仅是民生需求,更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一环。相信在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村民们一定能够喝上更加安全、放心的饮用水,享受健康美好的生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