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贵池区政协网站!

【13届4次】关于激发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建议

浏览次数:116 编辑: 网站管理员 信息来源: 区政协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5-08-08 字体大小:

  志愿服务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助人为乐”思想的重要体现,是中国精神文明建设中“学雷锋、做好事”政策的重要标志,更是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社区是我国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志愿者和志愿者组织是社区治理中极其重要的社会力量。近年来,我区志愿组织的建设和志愿服务事业快速发展,但仍存在志愿组织弱小、志愿者人数少、志愿服务专业化程度低、服务资金短缺、社会认同度不高等问题。为激发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提出建议:
  一、社工助力多元主体参与志愿服务体系建设。
  1.社工助力党建。形成志愿服务联席会议机制,明确社区需求。由街道、社区两委、社会组织、社工、社区社会组织五方共同参加,不定期召开会议对项目开展及时商讨;形成志愿服务议事机制,由党建志愿者、社工、居民志愿者、物业、辖区单位、商家等企业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共同参加进行协商议事,围绕社区或小区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发挥社区退休党员干部作用,通过党旗飘扬项目、党群微课栏目,挖掘社区内退休的老党员、老干部,结合社区党建微课堂的要求,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发挥模范作用,带动辖区群众参与到社区活动、社区治理中,服务于社区居民。
  2.社工开展志愿教育。鼓励社区居民建立社区社会组织,引导已有的社会组织积极服务居民,服务社区,参与志愿服务。运用“个别化”、“人在情境中”等专业方法和理论对居民骨干、居民领袖进行引导、培育。参与社区的环保、志愿服务、大型节日等活动中,履行组织义务,承担组织责任。
  3.社工链接企业。通过资源链接的方式,联系社区内企业,链接其资金、场地、人力等资源,应对志愿服务发展过程中的资源缺乏问题。链接社区企业的相关资源,建立爱心商家联盟,将企业资源印象社区内部,使它能够服务于社区居民。与企业保持良好的关系,回应爱心企业的合理诉求,使企业与社区联系更加紧密,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促进志愿服务的可持续性发展。
  4.社工加强与青年志愿者团队合作。社区作为青年志愿服务队伍的实践平台,有效地把青年志愿者与社区居民联系到一起,在这个过程中青年志愿者们能够参与社区活动,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社区居民开展科普活动、为大型活动提供人力资源方面的支持。加强沟通,共同订立志愿服务准则,对青年志愿者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要求进行统一规范,促进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有效化。在进行志愿服务之前,对青年志愿者进行相关培训,丰富其志愿服务知识,以便更好地为居民服务。
  5.社工整合互联网资源。建设网络资源共享机制,借助互联网建立社区志愿服务资源共享机制,促进志愿服务高效开展。借助互联网技术,通过微信群、qq、公众号平台等方式对社区内的各种公共资源、人力资源、物资等进行搜集、整合、调配,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借助社工的专业视角,探索、发现社区内的各种资源,将其共享到社区志愿服务联合会这一平台,同时也呼吁协会成员展示、登记自身所拥有的、可以用于促进社区志愿服务发展的资源与信息。借助信息化的手段,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使各个群体间有效、快速沟通,协调服务进度,提升志愿服务成效。通过线上平台互动的形式来简化志愿服务开展的流程、促进社区志愿整合,加强各个主体间的互动交流、及时表达诉求,促进各个志愿主体达成稳定、持续的伙伴关系,形成社区志愿服务“五位一体”体系。
  二、建构“社工+”社会力量联动体系。建立社区志愿服务联合会,将党员志愿者、居民志愿者、企业志愿者、青年志愿者代表人物及社工汇聚一堂,直接对社区志愿服务的发展进行共同规划,发现问题、共制计划、协作落实,对于社区居民的需求进行针对性满足,对志愿服务项目和活动进行统筹安排。党员志愿者作为社区居委会的代表,在其中起到引领作用,定期开展联合会议,能够有效地促进居民志愿者的积极性、发挥高校志愿者的专业技能、合理运用企业志愿者的相关资源、发挥社会工作作为专业人员的支持性作用。同时加强各个群体的协作交流,建立协调工作机制,在志愿服务发展遇到问题时,各个群体共同协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面对社区治理及社区发展方面的问题时,共同解决,充分发挥社区社会力量的优势,促进社区发展问题顺利解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