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届4次】关于加强船舶工业基地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
贵池区船舶工业基地是区“两园区一基地”工业布局的重要支柱,船舶生产的质量和安全关系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船舶制造业在快速发展中,船舶生产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在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虽然船舶修造企业安全设施的投入有所增加,但距离相关要求仍有差距,加之我区部分船舶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不到位、特种作业人员持证率不高等问题不同程度的存在,稍有疏漏,工人高空坠落、爆炸起火、触电和砸压等事故有随时发生的风险。
为进一步加强我区船舶工业基地安全生产管理和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建议如下:
1、助力船舶工业基地推进安全生产文化建设。由政府牵头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要不定期听取安全生产汇报,分析问题,强化部门分工协作,落实责任。各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安全教育和培训机制,为企业安全生产的教育培训提供服务,规划培训计划,明确培训项目和要求,组织好培训、宣传教育工作,倡导和帮助企业推进安全生产文化建设。要充分利用各种会议、电视、直播、板报及宣传栏等宣传教育形式,加大安全生产的宣传力度,注重方式方法的创新,例如打造“安全文化活动室”,坚持人性化教育,采取“三违”罚款、家属签字和“三违”讲评相结合等方法,同时注重方式方法的多样性,如开展党员“零三违”考核竞赛、安全知识竞赛、有奖问答、安全座谈等,让企业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促使员工积极学业务、练本领、掌握安全技能,在耳濡目染中接受理念的洗涤,让文化走进安全,让安全成为文化,使生产安全变成员工的共识和自觉行为,营造人人讲安全的良好氛围,从而进一步促进安全生产。
2、健全完善制度,强化细化管理。政府要责成各相关部门各负其责,一方面要强化执法检查,确保“利剑高悬”,在认真落实已有的规章制度的同时,突出职能作用,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制订监管的具体细则,探索促进企业发展与安全管理相协调的监管方式,增强企业自主监管的能力。统一制定船舶企业高质量发展目标体系和政策支持体系,鼓励推进船舶修造智能化管理平台建设,让船舶修造企业在动火作业、有限空间作业等方面实施全流程在线审批,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对特种作业证书、测氧测爆等进行审批确认。指导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完善企业安全监督体系,确保各项安全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必依。帮助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事故应急预案,建立企业内部应急救援队伍,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协同配合能力。
另一方面要奖惩分明,约束与激励并施,激发企业安全生产内驱力,如严厉打击为了节省成本,雇佣无证人员的企业和违规人员的同时,对于严格遵守规定的企业给予表彰、一定的奖励等。督促企业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签订安全责任书,将安全责任层层分解到部门、岗位和个人。将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纳入考核体系,定期进行考核和奖惩,确保安全责任落到实处。
3、强化行业管理和行业自律。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协助、指导船舶修造行业协会组织的建设,拓展船舶修造协会的覆盖面,制订行业统一标准,积极引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指标,实行行业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推动企业智能化、绿色化、安全化发展。指导行业协会健全、完善、细化行业内部惩戒制度,构建维权惩戒体系,做到维权和惩戒两者并举,保证行业自律到位。用行业自律约束力监督企业安全生产,推动船舶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