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贵池区政协网站!

农村老人身体健康问题应引起重视

浏览次数:3257 编辑: 民盟贵池总支 信息来源: 网络 发布时间:2016-10-18 字体大小:

近年来,我们在多次开展“送医下乡”活动时发现,我区农村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关节炎等)比较普遍,不少因为没有及早发现和及时治疗,而遭受很大的精神和身体痛苦。有的老人身患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治疗,因经济条件、行动不便、没有家人监护及缺少医疗指导而不服药、随意减药、盲目服药甚至停药,出现许多不可逆性并发症,造成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寿命明显缩短。

目前,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解决“老龄化”问题是社会重大系统性工程,需要不断的研究与探索,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关爱。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是全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农村留守老人的身体健康问题,容易被自身和社会所忽视,因为许多农村家庭因子女都不在身边,老人自己在家带孙辈,还要在家干农活,“小病”、“小痛”自己扛。同时,农村老年人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医疗保健意识缺乏,封建迷信严重。农村老人特别是农村留守老人的身体健康问题需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为此建议:

一、政府要加大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投入,要强化责任,在人、财、物等多方面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缓解农村留守老人看病难问题。

二、以乡镇医院和村级卫生室为单位,建立小分队,对留守老人提供上门诊治服务并建立健康档案,定期对登记在册的留守老人进行健康体检,指导老人用药及医疗咨询。发现疾病后给予及时的治疗和就医指导,防止大病发生。跟踪了解老人的健康状况,同时加强科学医疗知识的宣传,让农民树立正确的就医观。健康体检要真实、细致完成,行政主管部门要不定期下乡实地抽查,发现弄虚作假,要严厉处罚和追究责任。

三、加强对乡镇及村级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培训,特别是科学检查技术的培训,提高农村基层医务人员的技术与人才实力,同时增加必需的科学仪器,提升诊疗水平,减少误诊率,提高乡镇医院的信任度,让农村留守老人放心就近看病。

四、新农合是当前我国农村居民的主要医疗保障形式,要加强对其监督管理。要针对留守老人疾病特点,逐步加大对老年慢性病、重大疾病住院医疗的报销比例。要加强新农合组织建设,提高人员素质和能力,简化报销程序。

五、我国正处在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今年我区启动“医共体”试点,由县级医院为龙头,“牵手”乡镇医院,实行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县级医院通过定期派骨干医生到联系的基层医院坐诊、指导等方式,方便群众看病就医。卫生机构及主管部门要大力宣传及认真落实这一惠民政策,使广大群众了解、认识和接受,让更多患者选择在家门口看病。

六、政府加大支持农村养老院、福利院、社区护理中心等医疗机构的发展,鼓励留守老人、慢性病老人入住。按照政府救助和社会互助相结合的原则,大力倡导多种形式的扶老助贫送温暖活动,保证农村老人“老有所医”、“病有所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