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贵池区政协网站!

创建生态农业旅游的几点建议 马驰

浏览次数:2909 编辑: 不详 信息来源: 网络 发布时间:2016-08-11 字体大小:

创建生态农业旅游的几点建议

马 驰

近几年来,我区休闲农业逐步从“休闲垂钓、吃农家菜、住农家房、观农家景、干农家活”的“农家乐”形式向多功能休闲农业企业为主的形式转变。为加快发展我区休闲农业的建设,提升农业发展层次,拓展我市农业发展的空间,围绕发展现代化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发展点,以区域农业特色主导产业与农村自然资源为依托,拓展区域农业功能,提升农业品位,着力建设农业园区,培育休闲农业发展的主体,推进农村产业经济结构的优化,推进农村一体化的进程。

一、存在问题

经营模式单一且都规划较滞后,特色意识淡薄;管理难到位,服务质量不高,且服务质量单一都是棋牌、垂钓,真正的农业休闲旅游没有得到体现;儿童假日休闲项目,农业休闲生态旅游,没有良性发展,怎样催生生态农业,农家乐旅游,农家休闲旅游又推进生态农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局面。

二、几点建议

(一)制定休闲生态农业发展规划。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结合乡镇总体、村庄建设、城乡发展、产业发展、旅游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等规划,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注重特色”的原则。重点抓好休闲农业规划布局、产业带动、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根据资源优势、区位条件、民风民俗等特点,支持休闲生态农业发展较好的镇街道,将休闲农业企业纳入新农村建设的统一范畴,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支持范围,重点支持休闲生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二)打造休闲生态农业旅游基地。借助生态资源,山水资源、旅游资源、抓好城郊休闲产业圈建设和优势农业产业带建设,建设一批高档次休闲、度假、养老等基地,培育一批田园风光型、庭院经济型、生态小康型、休闲体验型等新型休闲农庄,在杏花村文化旅游区、九华天池、齐山、万罗山、大王洞、平天湖、升金湖等重点景区规划下,整合周边旅游资源,打造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休闲农庄和休闲产品,推出田园观光、休闲体验等形式的乡村精品旅游产品,形成劳作、娱乐、休闲、体验、品尝、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

(三)推动休闲生态农庄多元经营。休闲生态农庄壮大光靠休闲项目经营盈利程度有限,没有产业支撑,就没有长久的生命力。一般来说,休闲农庄经营有淡旺季之分,大力发展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以“主导业”来促进“休闲业”,可以有效摆脱季节性的困扰。多元化发展,产业化经营,能使休闲农庄多层次、多角度、多样化发展,客人在旅游结束后还能带点土特产或农家菜,通过自产自销的产品,自觉为农庄宣传,拉动消费,慢慢形成品牌效应,丰富生态休闲农业旅游发展内涵。

(四)促进农家乐项目健康发展。针对我区从事农家乐的大多数存在着档次低、规模小、卫生差、服务不规范等问题。一方面由区政府主管部门牵头,对全区经营农家乐项目的经营户进行一次农家乐示范户评比活动,实行农家乐自行申报、评委会考察、报休闲农业工作领导小组审批,政府统一授牌。另一方面通过聘请专家定期为农户进行短期培训,组织经营好的农家乐示范户外出学习考察等途径,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全区休闲农业企业服务的整体水平。

(五)促进休闲生态农业良好发展。根据我区的旅游资源情况和发展定位,重点加强对我区生态旅游市场的开发力度。一是充分发挥休闲旅游农业主管部门及相关对外宣传部门的对外交流作用,建立相对稳定的宣传促销队伍,运用各种宣传媒体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我区休闲旅游农业。二是结合休闲旅游农业精品线路开发,帮助设计和提升休闲旅游农业形象,开发出多种“生态游”、“观光采摘游”等精品路线,推动分散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景点共同走向市场。三是要积极实施休闲旅游农业“游客倍增计划”,积极协助休闲农庄参与国内、国际旅游展销,开展休闲旅游农业促销会、展示会等活动,提升知名度,引导休闲消费,增强市场竞争力。四是要鼓励旅行社等旅游中介机构开展专业的休闲旅游农业精品线路销售和网络促销,拓宽销售渠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