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贵池区政协网站!

非公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致公党贵池支部

浏览次数:2760 编辑: 致公党贵池支部 信息来源: 网络 发布时间:2015-04-09 字体大小:

非公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致公党贵池支部

 

近五年来贵池非公经济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从2009年到2013年,5年新增登记户数885户,占全市新办企业3395户的26.07%。新办企业对外销售收入从5896万增加到62亿,机器设备资产投资从988万增加到18747万,累计达10亿元以上,涌现出贵航特钢、冠华黄金、西恩科技等一大批成长性良好、经济效益突出、市场竞争力较强的民营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迎来全面发展的机遇期。

一、非公有制经济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企业发展信心不足。近年来,经济下行,市场需求萎缩,生产成本增加。一方面,原材料和电力、水、气等价格上升;另一方面,工资标准和社会保险政策的调整,用工成本进一步上升,经营利润下降,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出现负增长。如贵池区的矿山产业、钢铁产业、建材产业等行业普遍库存增大、效益下滑。目前尚无法预判经济发展走势,企业发展信心不足。

(二)抵御经营风险能力不强。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大部分以劳动密集型、资源型为主,个体规模较小,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调整能力不足,产业和产品优化升级难度大,经营能力不强,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不强。

(三)转型发展潜力不大。我区非公有制经济科技含量不高,技术水平低,创新意识淡薄,科技研发投入不足,在装备、技术、工艺等方面相对落后。发展视野不够开阔,缺乏长远规划,盈利追求短平快。管理人才缺乏,企业管理办法陈旧,企业活力不足,效益低下,市场竞争力不强。

(四)融资吸引度不高。融资难仍是制约非公经济发展的瓶颈。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本身规模小、可抵押物少,个别企业还存在财务、土地、房产等不完善的问题,受非公经济信用不高偏见影响,银行出于风险控制,信贷门槛设置较高。企业迫不得已通过高息借贷形式融资,不仅加大生产成本,也带来了金融风险。

(五)经营环境仍不宽松。近年来,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不断完善措施、优化服务,非公经济发展环境有很大的改观,但仍不宽松。一是个别职能部门以部门利益为中心,轻指导、轻服务、重处罚,以罚代法、以审批带监管的现象仍较严重。二是非公有制经济在一些领域的准入上仍受限制。一些垄断和半垄断行业,非公经济难以进入;有些非战略性、非关系国家安全的领域,民间资本也很难投资其中;有些行业即使允许民间资本进入,投资比例、投资形式也受到诸多限制。很多领域、产品或服务的需求者都对企业的资质、规模、资金有较高要求,大多数非公有制企业总被排斥在外。三是非公有制经济获得政府政策、资金支持度较小。

二、非公有制经济借力改革发展的几点建议

借得东风好行船。作为非公有制经济唱主角的贵池,更应把握好深化改革带来的战略机遇期,从政府和企业两个方面,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转型发展。

   (一)政府引导支持方面

1、努力营造良好环境。一是积极营造发展氛围,消除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歧视。二是放宽市场准入。坚持“非禁即许”原则,进一步放开经营范围的限制,使非公有制企业享有其他企业同等的投资机会和待遇。三是降低创业投资门槛。进一步降低非公有制经济登记准入资金要求,延长资金到位年限,放宽出资方式,缓解起步资金不足的问题。

2、努力解决融资瓶颈问题。一是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资金支持力度。区根据财力,建立并逐步增加非公有制经济专项发展资金,积极向上争取优惠政策和贴息贷款。二是积极发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融资创造条件。三是积极协调、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加快面向非公有制经济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四是积极支持发展重点服务中小企业的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组织,充分发挥农村商业银行为农业、中小企业服务的作用。

3、建立和完善服务平台。 一是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行政审批“一条龙”服务。设立投资建设项目“一窗式”综合服务窗口,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次性收取规费、全程代办服务,限期办结。推进电子政务,逐步实行网上受理、网上审批、网上监督。二是建立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发展服务中心,整合各类资源,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培养、技术和管理培训、创业辅导、企业诊断、信息咨询、技术支持、对外合作等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三是加快园区建设。以园区为平台,加强中小企业孵化基地、创业培训基地建设,引导重大产业项目向园区集中,提高园区的承载能力,增强园区的服务功能。

4、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一是研究出台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新政策、新举措,帮助非公有制企业提高市场应变能力,提高抗御风险能力。二是全力推进政务公开,方便群众办事,加强对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监测与分析,帮助非公有制企业妥善处理好劳资纠纷。三是强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目标管理考核,做好考核评价、督促检查等工作,从严查处乱收费、乱摊派、乱集资、乱罚款等侵犯企业合法权益行为。

(二)企业自身发展方面

1、转变发展思路。在发展思路上,从传统经验管理向现代科学管理,从过度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从追求近期利润向追求企业形象和市场份额,从产品经营向资本经营,从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2、用活深化改革政策。抓住国家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机遇,向外参于国有企业产业投资,对内积极引进国有资本、项目、人才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通过纵横联合,扩展企业规模;抓住以营改增为重点的新一轮税收改革的机遇,规范财务管理,争取最大的税收优惠;抓住企业注册制度改革的机遇,掀起新一轮个改企高潮,合理延迟注册资本金到位时间,腾出资金发展生产;抓住国家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机遇,发展民间金融机构,规范企业管理、财务和融资制度,彻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发展瓶颈;抓住国家支持中小企业的机遇,争取更多的财政项目资金扶持,积极争取企业发展土地指标,真正把企业做大、做强、做稳。

3、优化产业产品结构。抓住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调整、优化产品结构。要突出电子首位产业、旅游文化产业、农产品加工产业、电子商务流通产业等区域优势产业,及时调整企业发展方向和开发产品。

4、提升经营管理能力。充分利用国内产业转移和大批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的机会,引进外地资金、技术和人才,提升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做好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管理人员素质,提升管理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